《投行的秘密》
第27节

作者: 拯救时间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柴胡跟王暮雪眼前是一座大约只有八层的小矮楼。

  矮楼建筑风格中规中矩,方方正正,外墙的石砖有些老旧,微微发黄的外漆脱落了不少。
  一楼大堂入口挂着一个木红色的牌子,上面用黑体印有几个大字速11商务酒店。
  “暮雪,我们不应该是五星酒店的待遇么?怎么会是这种看起来像招待所的便捷酒店?”柴胡一边跟着晨光科技派来接机的司机,一边偷偷给王暮雪发微信问道。
  王暮雪一手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一手回了三个表情无语无奈搞不懂。
  进入酒店后,看到前台墙上长方形牌子上显示的房价,标准间一晚168元人民币,柴胡一脸黑线……
  其实从青阳机场值机柜台领到飞机机票的时候,柴胡就有些失望,因为并不是他梦想中的头等舱机票。
  而当他抵达桂市机场,乘车进入市区的路上,柴胡就见证了周围的景色从荒芜变得繁华,再从繁华变回荒芜的过程。
  晨光科技虽然年收入有十一二个亿,但办公场所并非位于城市中心,而是处在一个周围有四五个城中村的城乡结合部。
  这个地方一没多少商店,二没多少餐馆,周围因属城市扩建区,到处都在施工。
  挖土机声音咔咔作响,大道上尘土飞扬,若是风力大些,从酒店走到办公区域的十五分钟路程,行人可以吃进好几口沙子。
  酒店放了行李箱后,柴胡本想在去公司的路上与王暮雪和蒋一帆聊天,结果一开口直接吃进了苦苦的灰尘,于是他立刻放弃了说话的念头。
  而崩溃的不仅是柴胡,王暮雪似乎更惨。
  十五分钟的徒步路程,路面坑坑洼洼,致使穿着职业女裙套装,蹬着细跟高跟鞋的王暮雪寸步难行,若不是蒋一帆及时地扶着她,柴胡估计她可能已经摔倒了好几次。
  “今晚我就去买平底鞋。”王暮雪捂嘴挡着灰尘,十分不好意思地朝蒋一帆说道。
  “好的,不过周围的鞋子,都有着一股农家味儿,可能没有你喜欢的。”蒋一帆道。
  “没事没事,要求不高,能走路就行!”王暮雪回答。
  蒋一帆边时刻注意着王暮雪是否又要摔跤,边笑道“那晚上下班我陪你去,旁边穿过一个村子,有一条小街市,晚上会卖些鞋子。”
  穿过一个村……
  王暮雪“……”。
  柴胡“……”。
  此时周围不少货运卡车经过,助长了飞扬的黄沙,但已经习惯烟尘中呼吸的蒋一帆,硬是开口跟王暮雪和柴胡讲了一个财经网上流行的文章,文章全名是《四类金融职业辛酸史工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
  这篇文章中提及了国内投资银行的工作状态,具体表述如下

  一级狗,手拖行李全国走,项目都在山沟沟,拖拉机上人抖擞。
  由于出差时间太长,没带够换洗衣服,回来时穿的都是项目所在地小县城买的地摊货,一群人大包小包从车站出来的时候,恍惚间有一种过完年乡下来城市打工的感觉。
  而回来之后就是各种t、各种excel、各种加班。
  女员工越来越少,后来只剩下三种离婚的、单身的与正在办离婚的。
  大家生活质量一塌糊涂,职业生涯暗淡无光。
  当众人怀揣着成为“本土投资银行家”梦想入的行,却陷入了无止境的保荐人资格考试和申报材料堆中去。
  每天忙到半夜,伏案写材料,调整文本格式。
  报材料后因文件夹子的角被压掉,或者塑料膜不平有凹陷,又被打回去重新买夹子排队。

  投行民工纷纷发福,身体状态每况愈下。
  几年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
  走在外面,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住院的,仔细一问,原来是做投行的。
  听到这样的段子分享,王暮雪跟柴胡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能年轻就是这样,明知前方一片心酸与昏暗,但还是要倔强地大步向前。
  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只要是自己选的,再心酸都是美好的,再昏暗都是光明的。
  当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到达了晨光科技的公司大门,王暮雪绝望地发现从大门到办公楼主楼,要上一个很长很陡的坡,这个坡走路上去目测又需要十五分钟。
  前来接待的董事会秘书笑盈盈地跟新来的柴胡和王暮雪介绍到“公司可能在对面那座山头还要建一个办公区。”
  “这整座山都是你们的?“柴胡一边费力地上着坡,一边吃惊地问道。
  “是的,你们到时候核查我们公司《土地证》的时候就懂了,那边那两座山也是我们的。”
  柴胡现在才领悟到,同样一个国家,青阳是寸土寸金,买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买,到了桂市郊区,就是一座山一座山的买。
  当他们终于走到办公大楼前,董秘按下指纹,带着他们七拐八拐地走进了一个空旷的会议室,柴胡惊呆了。
  这个会议室除了摆着约可以坐下20人的大型会议桌,多出来的空间,都可以组织一帮大妈跳广场舞了。
  不得不说,晨光科技公司的总占地面积,以及办公楼内员工的人均使用面积,也曾让做了四年投行的蒋一帆惊叹不已。

  而对于晨光科技来说,普通会议室的大小在青阳应该可以摆下四五十个卡座,或者作为某小型路演的展示厅。
  董秘离开后,柴胡边从包里掏出电脑,边朝蒋一帆问道“一帆哥,他们家的产品是不是很牛啊?”
  蒋一帆笑了笑道“在桂市的企业来说,算是比较强的。”
  “具体是做什么的?”一旁的王暮雪好奇地问道。
  “做配件的。”蒋一帆回答。

  “配件?那是不是比较低端的产品?”柴胡一脸不解。
  蒋一帆此时已经打开了电脑,屏幕自动亮起,快速输入了密码后,他抬头朝着两个眨巴着眸子,期盼着自己给出答案的投行新人道“有些人生产的配件,用在电脑上,鼠标上,电视机上,单车上或者汽车上,不管用途如何,我们都不能以配件名称、大小和它的辅助功能判断它是高端还是低端。”
  “所以他们家的配件用在哪里?”王暮雪急切地问道。
  蒋一帆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字一句道“用于我国第一艘独立建造的军事作战工具航空母舰。”
  听到这个,王暮雪与柴胡还未来得及倒吸一口气,蒋一帆直接拍了拍手补充道“我们只有两个半月,75天,工作量很大,现在开干!”
  “一帆哥,我需要做什么?”王暮雪也跟着柴胡的叫法,称蒋一帆为“一帆哥”。
  “我把之前同事写的《招股说明书》初稿发给你们,你们先熟悉熟悉企业,两个小时后我们讨论一下。”蒋一帆道。
  其实晨光科技这个项目蒋一帆先前也没来几次,所扮演的角色是远程协助。
  这个项目前期主要是其他两个同事在跟,谁知他们跟着跟着,一个离职了,一个被曹平生抽到了东北的一个项目上,不为别的,就因部门里那个同事最能喝。

  人有一项特长是好事,被领导看到更是好事,只不过如果这项特长属于老体伤身型,能藏的话,最好藏一辈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