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由强者谱写》
第60节

作者: 权长依
收藏本书TXT下载
  长史:“最近江湖上藏宝图事件越来越热闹了,江湖上还出现了藏宝图碎片!好多江湖人卷入其中,参加抢夺藏宝图大战了。”
  杨太师:“玄阴之地,藏宝图这把火会烧向大漠,只关注它的动向就可,不必插手其中。”
  长史:“王者之剑呐?我们需要添柴火吗?”
  杨太师:“若儿要掌管道门,少不得强者助力。白云观三位长老出观了,盯紧他们,咱们要让他们认可若儿,自愿成为若儿执掌清徽令的助力人。”

  长史:“三位长老修为高深,要得到他们的认可不容易。少姐自幼学女德、女经,不曾学习道门经学,她能成为道门新传奇主要原因是把落英剑修练到了出神入化。”
  杨太师:“你的意思我懂,若儿聪慧,让她在道观的这些日子熟读道门经典,以她过目不忘之能,还不是难事。”
  长史听太师这么说,低头不语。杨太师看他神色古怪,问:“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长史:“小姐如熟读道门经典,我担心她会更不服管教!”
  杨太师听他有此担忧,抬起点看向前面:“瞻前顾后确实让人心烦。她是杨家女儿,如果在玄学方面有成就未尝不是好事。卓有成就才能令天下教众归心。”
  长史还是蹙紧眉头,如果为这个聪慧又任性的杨若小姐打开新的窗户,让她观看新的风景,她是否还会重温旧风景,是否会守着初心,他实在把不准。
  杨太师也把不准,但他相信,杨若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她不会背叛家族,她会忠于朝廷。因为杨后即是她的姐姐,又是她的偶像。
  他迈着官步向后廷走去。到夫人房间门前又退了回去,他想及杨若母亲被杖毙时哀怨眼神,小小的杨若惊恐万分的神情和看向石氏仇恨的火焰,不由长长叹口气。
  丫环看到杨太师来到房门口又退去,对石氏说:“夫人,老爷这是怎么了?”
  石氏起身站在窗前看杨太师向一栋小房走去,咬牙说:“他又想那个小贱人和她的贱种了。”
  丫环看着太师背影没入小房中,幽幽地说:“皇后娘娘为什么要放过那贱种?她在总是祸害。”
  石氏看着一脸忧郁的丫环,冷笑道:“你是怕她有一天翅膀硬了会寻仇?”
  丫环闻言低头:“婢子不怕,虽是婢子杖死的那贱人,但奉的是夫人的命令。这个大家都清楚。若小姐是聪明人,婢子是担心她有一天会对夫人不利。”
  石氏冷笑一声,缓步走到桌旁凳子上坐下说:“这一家之主是老爷,他主外我主内,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执行家规还能错了?就是错了,也由老爷责罚,老爷不曾责罚便是没错了,她一个贱种也敢兴风作浪!”

  丫环:“夫人,若小姐如果她就不管这些家国礼法,要以下犯上,以她的功力,夫人您虽是巾帼英雄,在现在也不是她对手。她的存在总会让夫人不安的。”
  石氏自幼在军中长大,足智多谋,年青时手持双刀入敌军如入无人之境,但现在老了,精力有限,体力也跟不上。杨若正年少,得无忧道姑真传,如真要动起手来,石氏自知不是杨若对手。
  石氏:“做好你的份内事,这个家还由不得她放肆。”
  丫环看她眼中烧起了火,放允诺着退到旁边给她锤背。
  武帝下朝后又去了皇城墙,刘常侍使眼色让小太监去取了锦袍给武帝披上,武帝点点头:“这城墙上是有点冷。”
  今日早朝议伐吴时,朝中大臣极力反对,就连杨太师和贾将军都不赞成出兵东吴。

  他们所说的天下多年征战粮草、兵马损失巨大,现刚安定,民生需要安定、兵马需要休整言论,他自然知道,也权衡再三了。
  晋王朝建立以来战乱不断,中原不断出现蝗灾、风灾、雹灾等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粮食收成大减,税收、军粮得不到保障,还要采取赈灾措施,消耗钱财。国家财政日见匮乏。
  现晋王朝政权稳定,边疆秃发树机能之乱及北部边境匈奴与鲜卑的动乱基本平定。而东吴虽是没落政权,但国家富庶。孙吴政权据有长江数千里防线,从整体的军事行动上来看,它仍在不停主动进攻北方;从武将能臣上来看,丁奉、陆抗等干将仍统领军队数年;从兵力上来看,它尚有数十万甲兵;从军资、装备上来看,有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
  根据谍报,东吴现状便是一个富庶的国家在一个没落政权统治下苟延残喘。晋王朝一旦统一东吴,便能解国库、军械困境。统一东吴利大于弊。但贾充、荀勖、冯紞对伐吴主张百般阻挠,武帝自然知道他们是不想让主战派在伐吴战争中取得大功,进而威胁自己的政治地位。
  “攸弟如在,必以国为重,不会为一已私欲废国大义。”思念及此,武帝不由出声长叹。
  刘常侍:“陛下万金之躯,要多保重身体。人去不可复生,陛下兄弟情深,如此不顾惜自己的身体,齐王攸在九泉之下也会不安的。”
  武帝:“攸弟在时,朝廷、江湖太平,他刚走就生出诸多事端,着实可恼。”
  刘常侍:“朝廷各方势力刚消停了,这江湖风云又起,还有了王者剑和藏宝阁之说,定是有心人在兴风作浪。”
  武帝:“朕也知道这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挑事,可也不能置之不理。“王者之剑,君命天授”,这蛊惑人心的传言要搅动的不仅是江湖,也会在朝廷中激起风浪,延缓朕伐吴步伐。”

  刘常侍看武帝脸上多了沧桑之色,低声道:“这几年陛下为国事操劳,苍老了许多。陛下一定要保万金之躯无恙。”
  武帝:“朕自知,一旦朕有不测,太子无能,我大晋江山芨芨可畏!”
  刘常侍闻言急忙跪下连声说:“是老奴口不择言,请陛下责罚。”
  武帝:“起来吧,何罪之有,只不过说了句实话而亦。”
  刘常侍闻言试着冷汗站起,武帝看他如此模样叹息道:“敢在朕面前说实话的人不多了。你算一个,攸弟算一个,羊祜算一人,攸弟走了,羊郡公告老还乡,现在也只有你敢对朕说真话了,朕真的很想念他们呐。”
  刘常侍:“老奴不敢有欺瞒陛下行径!逝者已矣,羊郡公在泰山安度晚年,陛下如想念,自是见得着。”
  武帝收起放在城墙的双手,直起身:“敢欺瞒朕的人不少。贾统领在许昌动静不小,和外族都联手了,还是无功折返?”
  刘常侍:“贾统领已尽力了。谢峰和荀芸非等闲之辈,李二公子也出山了,再加道门两个新传奇和魔教少主,他能全身而退很不易了。”

  武帝:“李二公子一人就能把他们那此人收拾了,他还有什么助力能让他全身而退?”
  刘常侍:“江湖暗杀组织排名前三的杀手都出动了。他们的目标应该也是七侠,如此贾统领才有了好助力。”
  武帝:“江湖上的这个暗杀组织行事比暗卫还隐秘,贾统领怎么这么快就能和他们联手了。”
  刘常侍:“传来的消息说,他们选定出手的地点就在许昌,暗卫手段不弱,在他们进城后就探查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