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轨迹》
第32节

作者: 斯旺的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或许正是看中了她这一个特点,魏总把看上去没有多少挑战性的工会交给她来做,或许就是期望王晓青在这个通常安排家属及闲散人员的工作岗位交给了她。
  想通了之后,王晓青兴高采烈地到魏总那里,魏总很开心王晓青的选择。他给王晓青提了两个要求:要让困难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帮助,要让健康的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同时,他给王晓青表态:按照工会法的规定,公司要拔付全体员工工资的2%作为工会经费,这一份工会经费公司一分钱都不会少拔。以2001年员工的工资总额计算,大约是1000万左右。他要求王晓青先要建立起各级工会组织,要让员工先找到组织。

  也是在这次谈话中,魏总很明确地告诉王晓青,每个上市公司都需要职工监事,而工会主席是天然人选之一。这也是魏总用人的过人之处,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然相信王晓青能做事,那就彻底为她营造做事的空间,要让工会主席成为受人尊敬的岗位。
  其实,王晓青在后来才意识到魏总送了一个什么样的大礼给自己,换言之也就是在工作八年后,王晓青就做了上市公司的监事职位,在她那一届校友里面还无人能及。不过,这是后话。

  就这样,在和售后服务部的同事们喝了一顿散伙酒之后,王晓青走马上任了,顺手王晓青还在酒席上做了一下小规模的员工调查:兄弟们,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工会?
  一帮喝得晕晕的年青工程师们哄堂大笑,上来就喊:“我们要工会给我们找老婆!”王晓青起先大嗔:“难道我们大华公司如此优秀的工程师们都找不到老婆吗?”此时,平时与王晓青走得比较近的工程师就对着她说:“姐,你说我们天天不是在加班,就是准备在加班,我们到哪里去找老婆呀?”
  除了要找老婆,一帮小年青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说。有想找同样爱好的;有想组建各种球队的,还有期望工会帮助咨询理财的,总之五花八门,说啥都有。
  王晓青一开始还认真地听,后来喝得晕晕的,就对着这帮小伙子们说:“以后,我要建立个内部系统,专门来让你们说想要工会做什么的哈。”
  一场散伙饭一吃,王晓青走马上任。她把原来售后服务部专门帮她做内部管理的小姑娘小李也带到了工会。从管理几十个人的部门经理到管理一个人的工会主席,王晓青走马上任,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罗老大找好了工作,却又开始发愁,无它,主要是自己放不下小宇。很明显,无论如何,小宇至少要在老家和父母带上半年左右,等自己试用期过了,收入稳定之后才可能把小宇接到深城。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不跟过来,光靠自己一个人也没有办法接送小宇。但自己父母肯不肯跟自己到深城来,罗老大还真不敢肯定。罗爸爸回归家庭之后,罗妈妈尽管要伺候他,但却心甘情愿。

  如果父亲不肯跟自己出来,那母亲大概率也不会一个人跟着自己到深城来。罗老大想来想去,当下之计也只能回家先跟父母商量,看看他们的想法和态度。
  两姐妹商量的结果,小宇至少要和父母在安徽呆上半年,待到罗老大稳定之后,不行的话就两姐妹合租一个大房子,让父母在这里带小宇上学。
  倒是小宇,听说妈妈把工作找好了,高兴地在充气床垫上跳来跳去。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也住在深城了。他天真地以为,妈妈在哪儿,自己就在哪儿。而且“深城太好了,冬天也可以喝可乐,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和妈妈分开好长一段时间,每天只能抱着妈妈的照片睡觉。
  罗老大当天下午和赖老板的财务总监谈好之后,罗江就去公寓附近的旅行社订了机票。
  两个星期后,在泪水涟涟地告别小宇之后,罗老大一个人飞到深城。
  这次回来,罗老大带了两个大箱子过来。其中一个是自己能在深城穿的四季衣服;第二个箱子则是罗妈妈给罗江带来的年货以及送给朱天伟的安徽特产。
  回家之后,罗老大详细地向妈妈讲了她在深城找工作的经历,当然她也提到妹妹的老板帮了大忙。罗妈妈自从丈夫离家出走之后,生活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女儿。而且,因为丈夫不在家,最大的女儿既是她带两个小女儿的得力助手,也是她做许多事情的重要咨询对象。许多时候,都是这个大女儿帮她拿主意。
  所以,后来罗老大坚决要和她的高中同学结婚时,罗妈妈怎么也想明白平时里那么明事理的大女儿怎么会看不到这个高中同学可不是个典型意义上的好男人。
  但是,在自己结婚这件事上,罗老大表现出了与她平日绝不相同的稳重与谨慎。说到底,因为罗医生的缺位,三个女儿都极少感受到父爱,表现出来的形式却不相同:大女儿和第一个敢对她好的男人立即结婚,完全没有评判能力,最终以离婚收场;二女儿相对要正常一点,吸取大姐的教训,罗老二还是认认真真在追求者中间挑了一遍,但对老公却严防死守,活得很累;小女儿罗江的选择更干脆,她让自己远离爱情与婚姻,外表寂寞却自由自在。

  尽管生活都有各自的缺憾,但三个女儿与罗妈妈的关系都非常好。都对妈妈保持了不由自主的观爱与守护。一方面是孩子们看到罗妈妈独自一人养家的不容易;另一方面,罗妈妈有个一般妈妈少有的优点——不唠叨。三个女儿在长大的过程中,哪怕在要命的青春期和叛逆期,罗妈妈对于孩子们的问题采取的态度也就是四个字“一讲一丢”,她会看到孩子的问题,她也会很认真地和孩子讲一次,但讲完之后孩子会不会改,怎么改,现状怎么样,她一概不闻不问,似乎这事没有发生过。

  罗妈妈之所以能够不唠叨,一方面她天生就不是话多的人;另一方面,从罗医生和自己分分合合的事情上,她悟出一点:除非一个人自己想做出改变,否则别人说什么也于事无补。比如罗医生何尝不知道抛妻弃女从道义上讲无论如何不对,但是你让他回来他就做不到,除非有一天形势变了,身边人变了,他自己的想法变了,他才有可能会回来。所以,在家庭当中,罗妈妈越来越沉默,她爱丈夫,丈夫却离她而去;她也爱孩子,但孩子们最终也会一个个离她而去。

  所以,这一次,对于最钟爱的大女儿的决定,要去深城并且把儿子留给自己带,她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在她看来,大女儿能够迈出这一步,对于她个人来说,可以摆脱那个人渣一样的男人那是最好不过了。她听罗江说,在深城,离婚根本不算什么。罗江座位想邻的五个同事,只有一个同事的婚姻正常,余下的都离婚了,那也不妨碍大家都生活得很幸福。
  罗妈妈不担心自己50多岁重新再带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身体是否吃得消,她唯一担心的是小宇的心态,她担心由罗老大一手带大的小宇不能接受妈妈离开的事实。因为罗爸爸的不在场,自己的三个女儿或多或少都不能那么正常的生活,尽管她的知识水平不高,她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罗爸爸缺位的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