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第4节

作者: 猫腻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本书的封面微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但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但边角之上绣着一些不知道代表什么含义的纹饰每一笔画的最后都勾卷了起来像流云一般又像是颇有上古之韵的广袖一角。

  他轻轻翻开这本书翻到第七页那上面画着一个**的男子在身体上有些红色的线条似隐非隐不知道是用什么涂料画成的竟然让观看的人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似乎这些线条正在依循着某种方向缓缓流动。
  范慎叹了口气自己的外表只有四岁所以一向不敢太过表露本性好在还有这么一本书可以让自己打一下无聊至极的时间。
  这本书是自己很小的时候那个叫做五竹的瞎子少年留给自己的。
  范慎一直记得那位瞎子少年自己这个世界母亲的仆人。
  当年他被困在小小婴儿的身体中时就曾经在那个少年的怀中呆过。从京都一路到海边的这个港口也许对方认为自己年龄太小根本不会记住什么。但范慎的灵魂却不是个懵懂无知的婴儿一路同行早就能看出瞎子少年对于自己这个婴儿的关怀乃是自内心根本作不得假。
  但不知道为什么瞎子少年将自己送到司南伯爵府后便离府而去任由老夫人如何挽留也没有留下来。
  在他离开之前便是将这本书放在了婴儿的身体旁边。
  范慎一直对这件事情有些疑惑难道这位仆人就不怕自己瞎练?转念一想便知道了原因自己是个小孩子根本不可能认识书上那些字自然也就不怕练出问题来了。
  但范慎恰巧认识这个世界上的字恰巧经历了这次重生大变之后他连鬼魂神仙这种事情都深信不疑更加确信眼前这本很像香港无线电视剧里道具的书籍就是某种真气的修炼心法。
  只是可惜没有名字不然自己就可以去找街上的那些孩子们打听打听这门真气修练心法究竟厉不厉害。
  想到这里范慎又呵呵傻笑了起来既然这贼老天让自己重活一次自己更要珍惜啊这内功可是自己那个世界里没有的好东西就算眼前这无名心法不咋嘀但也禁不住自己从一岁开始练。
  要知道这可是比打娘胎里开始练也低不了几个境界。
  要知道这全天下所有的人包括那些百姓们奉若神祗的几大宗师就算他们再天才也不可能和范慎一样从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练内家真气。
  这叫什么?这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叫笨鸟先飞。
  更何况自己不会比那些初窥武道的少年们还要笨吧?

  范慎这样想着已经有明显气感的真气流开始缓缓循着那些书上描绘的线条在他的身上流动起来那种感觉十分舒服就像某种温暖的水流正在洗刷着他体内的每一寸内脏。
  渐渐地他进入了冥想状态很舒服地在床上睡着了。
  第一卷在澹州第三章练功与读书
  其实范闲并不知道自己修练的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内功心法如果换成一般的武者一定会小心翼翼无比谨慎地修行而且一定会请师长或者是值得信任的朋友帮忙看护。

  这门功法最艰险的便是在入门处要积功入丹田雪山之时修行者的身体与心灵的反应度便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修行者的身体机能会变得像一个无法动弹的植物人一样。
  如果此时修行者如果没有经验很容易误以为自己走火入魔强行要收纳真气入府——如果运气好实力异常强悍的修行者可能将体内乱窜的真气归入经络之中但也就等于练功没有半点作用。如果是初学者则可能被这种惊慌导致真正的心魔入侵。
  而像范闲这样的初学者不但没有走火入魔反而比那些强者们更容易体会到那种玄妙的感觉则要归功于他的身世和运气。
  因为当他开始修炼这种无名真气的时候寄居的身体还是个婴儿从母体之中带来的先天之气还没有完全赠还给天地万物还停留在他的体内所以修练起来事半功倍甚至还奇妙无比地将先天真气屯留了大部分在自己的经脉之中。

  而修行者最容易遇到的心魔一关对于范闲来说也不怎么困难。
  不要忘记在前世的时候范闲曾经缠绵病榻长达数年之久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大脑不能指挥自己的身体所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便没有惊慌反而有一种找到过去残留记忆的温暖。
  所以第一次修练时气感刚刚感觉到便开始乱窜让他身体无法动弹的时候他并没有十分害怕。
  正因为无所畏惧所以心无杂念反而让他轻轻松松地迈过了最艰难的一关。
  从那以后修练便变得简单了起来只要默念功诀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冥想状态——所以对于范闲来说每天的午睡那是十分香甜雷打不醒的。
  一般的修行者极难进入冥想状态因为那需要机缘巧合像这孩子一般天天用午睡当冥想的做法真是奢侈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

  上天是真的很眷顾他。
  一觉睡醒凑着那张清新可爱的小脸在丫环姐姐手上的毛巾里打了个滚就算是把脸洗了。
  下午的时候便开始在书房里跟着伯爵府专门从东海郡请过来的教书先生学习。这位教书先生年纪并不大约摸三十多岁但身上的感觉却是老腐味十足。
  庆国早在十年前便兴起了一场文学改良以文书阁大人胡先生的一篇文学改良刍议为端如今的文场之上正是古文与今文大战的沙场。
  所谓古文便是范闲记忆中的文言文而今文则有些像白话文只是用辞要雅训一些。
  范闲的教书先生是古文派的粉丝所以天天教范闲看的便是些什么经书这些经书虽然与范闲那个世界的四书五经不大一样但很妙的是居然很多内容意旨相差并不太大也有儒墨法道之分。
  以至于范闲第一次听课的时候便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在哪里。

  夏日热闷书房里也是热气蒸腾教书先生将南面的窗子推开窗外蝉声透了起来和着清风极是清美。先生回头一看自己的小学生正趴在桌上呆正想出言训斥但看着那张清美的小脸蛋儿不知怎的却心头一软。
  教书先生其实很欣赏自己这个小学生小小年纪居然谈吐清楚对于书上所载的前人微言大义也能明白一二对于一个四岁顽童来说实在是很不容易。
  教书先生自己也有疑问心想司南伯爵未免也太心急了些给自己的信中要求太高逼不得已之下只好现在便开始教四岁黄口小儿经文。如果在寻常人家这个年纪也不过就是学些字背背童蒙之学罢了。
  等教书完毕范闲极有礼貌地向先生行了一礼然后恭敬地等先生先离开书房这才脱了已经被汗湿了的外衣往书房外跑去急得身后的丫环一路嚷着小心一路跟着。
  等进了正院范闲马上停了下来脸上堆出天真可爱的纯纯笑容像小大人一样摇摇晃晃地走了进去看见正中央坐着的那位老夫人开口奶声奶气喊道:“奶奶。”
  老夫人面容和蔼慈祥深深的皱纹里全是岁月的痕迹只有偶尔眼神里露出的某些神情才让别人知道这位老夫人其实相当不简单——据说司南伯爵能有今天与老夫人在京都里的关系分不开。
  “今天学了些什么?”

  范闲很老实地站在椅子前将先生教的东西说完了然后行礼完毕去偏院和妹妹一起吃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