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九问--决定复杂销售成败的九大思考》
第17节

作者: 寒崖蚀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去拜访一位信息中心的主任,希望给他介绍我们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这位四十多岁戴着咖啡色眼镜的主任笑呵呵地说“小朋友,当年我开发软件的时候,你还在读小学呢吧!你是来和我讲你的软件吗?软件我太了解了,我十年前就在DOS环境下用FOXBASE开发过一套企业管理系统,当时还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呢!当年我要是出去开个公司,说不定比你们现在做得还大呢!对于管理软件是怎么回事,我最清楚了,你还需要给我介绍你的解决方案吗?你这不是班门弄斧吗……”这位主任一谈到软件,觉得他比谁都懂,洋洋得意甚至十分自满,他对我们的方案是极度不屑或不信任,在他面前我们很难正常地沟通。碰到这样的客户,我们舒服吗?

  我们的销售有次去拜访一位总经理,那位总经理仰面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面的皮椅上,两手拉耷在两侧扶手的外面,看着天花板说“我们企业发展还行吧,在我们这个细分市场上占到全球销售额的40%,国内市场也就70%多。关于企业管理嘛,我摸索了这么多年,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好多同行业还想学习我们的模式,呵呵。上周我刚从美国回来,刚在哈佛商学院参加了个管理论坛,会上我还讲了讲。对了,前段时间某某TV还邀请我接受他们的高端访谈,唉,安排不出时间去啊!哦,对了,你是来干什么的?是给我讲我的企业怎么管理的吗?你这不是班门弄斧吗……”面向这样的客户做销售,和这样的客户探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我们舒服吗?

  他们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傲慢与轻蔑,他们在我们面向自大,他们对所讨论的事情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自己什么都知道。碰到上面这种客户,我们的销售恨不得以头撞墙!
  这种客户对“现实”很知足甚至很自满,他们认为如此的“现实”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期望”,现实远远高于期望,就象我们考试60分及格,结果成绩一下来自己也没有想到考了个85分,就是那种惊讶和满足的感觉。
  对于这种感觉“现实”已经大大超过“期望”的人,我们叫做“班门弄斧”,即自满模式,用英文表示为Overconfident,对这种反馈我们简称OC。
  自满或自负的OC认为现实是非常美好的,甚至是完美的。这种判断可能是因为他对真正的现实缺乏客观的认识,或者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或目标设定的太低,OC人觉得 “现实”已经相当不错了,即使采用我们的产品或方案所达到“期望”的结果,也远远不及这个很好的“现实”的水平,“那还为什么要采用你们的产品或方案呢?” 他们心中“现实”与“期望”不仅没有差距,甚至是负差距,所以我们面向OC的人做销售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

  在一个人OC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通过“泼冷水”来让他清醒,或打击他。就象我们自己刚刚装修好自己的新房,自己觉得效果太好了,真的超出了想象和预期,太漂亮了!这时候我们对这个房子装修效果的感觉是OC。如果这时候有个朋友来到家里,看到精心设计的罗马柱说“这里为立根柱子啊,跟电线杆似的,傻乎乎的!”看到我们感觉很温馨的卧室墙壁说“你们的墙为什么刷成淡黄色的啊,跟二星宾馆似的,没档次!”又看到我们精心选择的实木地板说“这地板怎么看上去脏乎乎的,跟没擦干净似的!”

  当听到朋友这样评价我们自以为非常完美的装修效果时,我们恨不得把这个朋友踢出去,至少我们心里极度地不舒服,不是吗?如果这个朋友想卖一套家庭用中央空调给你,你会购买吗?
  这就是我们给OC人“泼冷水”的效果。相信大家已经想到,或者遇到过,对OC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PMP――拍马屁,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七问:如何应对关键人”中详细介绍。
  所以我们对OC人的疑问就是“将这个陶醉自满的OC人拉回现实的策略是什么?”

日期:2009-07-10 19:09:23

  支持程度如何衡量?
  我几年前曾经在分公司负责大客户销售,有位客户经理跟踪了一个当地比较大的企业,跟踪了很长时间。当时每次我们一起过销售漏斗时,他都拿出这个项目来分析,说有个副总和他关系很好,这个副总就负责这个项目,下面有个部长关系也非常到位。我说“你和他关系好,好到什么程度?”他挥着手里的苏烟说“这就是这位老总给我的,每次我去拜访他,他都请我喝酒!”我问“这个副总怎么看我们的方案?”他说“副总感觉咱们方案挺好的。”我问“那这个项目什么时候能签单?”他的回答是“我去了再去问问他,反正咱们不签,别人也签不成,因为这个副总非常支持我!”

  当时我感觉这种情况有问题,便想给这个企业安排一次方案交流,要请总经理和各位主管领导及中层参加,让他通过这位副总和这个部长安排。客户经理说“没问题”就去了。那位客户经理见到那位部长,说“咱们安排个方案交流吧”部长说“好啊,欢迎,欢迎!”客户经理说“我们最好邀请总经理参加”,部长说“好,如果总经理那天在我就请他来参加”客户经理说“主管财务和经营的两位副总可以参加吗?”部长说“这个系统是他们要用的,当然有必要参加”。客户经理说“中层都应该到吧”,部长说“应该,应该”。等我和客户经理、顾问一起去作方案交流时,发现只有那位部长和给客户经理苏烟的那位副总在,其他座位空空如也。部长解释“总经理到市里有个重要的会议”、“那两位副总都有重要的业务需要处理”、“大家都很忙”、“你们的方案讲给我们两个听就行了”……

  这位部长口口声声说支持我们,可为什么约不到人吗?他支持我们吗?我们有什么样的错误呢?
  当时还有个稍年长的客户经理,和客户的董事长、总经理、主管副总都好得一塌糊涂,董事长是他的近亲,总经理是他的学生,那些副总们和部长们因为他有这个关系,都巴结他。可是这个项目谈了一年多,客户的培训、交流、调研、方案搞了好几轮,始终没签单。每次说起来,这些人都是非常支持他的,可为什么项目不签单呢?难道是我们的方案不行吗?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和高层关系好、高层和他签了单有说不清楚的“政治”风险?这些人到底支持不支持他呢?

  有个成语叫“叶公好龙”。客户不到关键时刻口口声声都说“你们真的很不错,我支持你们”,可真正到关键时刻他却不见了踪影。我们在销售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这个客户对我们非常好,每次都很客气,也很热情,我们每次约见都能见到,他个人有什么事情也愿意找我们帮忙。可这个是真的支持我们吗?我们怎么样判断他是不是支持我们、支持的程度怎么样呢?


日期:2009-07-10 22:52:28

  为了明确地区分“客户支持我还是支持竞争对手、支持的程度如何”,我们可以使用类似项目感觉的温度计的方法,把客户对我们的支持程度进行相对明确地分级,客户的支持程度用“+”、“-”和数值来表示,这样就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个客户的程度究竟如何。还记得那个“选择死亡”的故事吗?所以,这里所说的对手,也包括客户不采纳我们的方案,客户的不上这个项目。

  我们把客户的支持程度分成十级“+5热情拥护、+4大力支持、+3支持、+2感兴趣、+1认知相同、-1应该不会拒绝、-2不感兴趣、-3作负面评价、-4抗拒你的建议、-5坚决抵制你的销售”。
  “+5热情拥护”,这个客户完全坚定地支持我们,我们的方案会带给他所需要的关键价值,其他的建议或方案是无法满足的,不选择我们的方案客户宁可不做这个项目。这种人属于在内部明确表态,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并对不同意见进行强有力的反驳。
  “+4大力支持”,客户坚定地支持我们,对我们的建议和方案的价值有很清楚的认知,我们的优势对他来说非常有价值,他敢于当众抵制竞争对手的建议和方案,会坚定地投我们的票。
  “+3支持”,客户感觉我们的建议和方案与对手相比有明确的优势,或者和我们的合作要明显地好于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明确地当众表示会支持我们,甚至把我们积极地引向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受到强大的外部压力的时候,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支持,这是他区别于+4、+5的程度。
  “+2感兴趣”,客户我们的方案抱有希望和期待,对我们有进一步交流的想法,想对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解决他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他想达到的目标。

  “+1认知相同”,客户与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是一致的,认为我们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方案对他来讲是有必要的,客户感觉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讲是有帮助的,也有必要采取行动,属于“感觉重要但不紧急”。
  “-1应该不会拒绝”,更多情况是指我们还没有和客户交流,我们的建议或方案还没有和客户进行深入沟通,我们不清楚客户的真实态度,客户也没有对我们明确表示否定,是一种根据客户客观反应的推测。
  “-2不感兴趣”,在客户的认知里感觉我们的方案对他没什么帮助,对我们继续沟通我们的产品方案的要求不会做出积极反应。客户的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客户的信息不完整或对我们的判断失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