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第10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是凭借这种无人能及的权谋水平和无比出众的行政能力,李林甫深得李隆基的信任,担任宰相长达19年之久。
  他不仅是唐朝任期最长的宰相,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宰相之一。
  晚年的李隆基和李林甫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你办事,我放心”、“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程度,李隆基一度甚至还有过彻底放权给李林甫的想法。

  史载他曾对高力士说过这样一番话: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如今朕打算将政事全部委托给李林甫处理,你认为怎么样?
  高力士连忙劝谏:国家大权千万不能随便给别人,一旦对方威势已成,再想收回来可就麻烦了!
  李隆基听了很不高兴,脸色马上就阴沉下来。
  高力士见状连忙磕头谢罪:臣说错了,罪该万死!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李隆基沉迷于杨贵妃的温柔乡中不可自拔,对朝政的态度类似于一头闷头吃草的驴对《彪悍南北朝之十六国风云》的态度——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具体的政务只能倚重宰相李林甫来处理。
  此时的大唐中央政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李隆基卿卿我我,李林甫忙忙碌碌,朝臣们唯唯诺诺,没人敢唧唧歪歪……
  这就是安禄山崛起时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之所以这几年安禄山的升迁速度会比近几年我们这里的房价上升速度还快,也与李林甫提出的一项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唐朝自立国以来,一直都有出将入相的传统,边将如果才兼文武又立有大功,往往就能进入中枢当宰相——唐初名将李靖、李勣就是这样的典型。
  而现在李林甫为了长期把持手中的权力,避免有人和他竞争,当然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思来想去,他想了个办法——重用寒人蕃将。
  唐朝宰相大多出自皇亲国戚或高门大族,寒门出身的人当上宰相的可谓凤毛麟角,而胡人为相更是从未有过先例,如果对方既是胡人又是寒门,那就相当于在其通往宰相之路的大门上不仅装了C级防盗锁还加了把一百位数字的密码锁——亿无一失,固若金汤,彻底杜绝了对方成为宰相的可能性。
  显然,那些寒人蕃将不管有多大的功劳,不管有多大的能耐,都绝对无法入朝为相,都无法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
  因此,他对李隆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选用将领,臣认为最合适的莫过于贫寒的胡人,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骁勇善战,而且由于出身寒门,在政治上孤立无援,不会拉帮结派,陛下如果能诚心厚待他们,他们一定会为朝廷尽死效忠。

  李隆基觉得他说得颇有道理,当场便同意了。
  可以说,这一政策几乎是为安禄山量身定做的。
  他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平卢节度使。
  此时的安禄山雄心勃勃,踌躇满志,一心想着再进一步。
  很快,他就又找到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这次,他以狗拿耗子的精神向朝廷举报了一起科场舞弊案!
  日期:2020-01-08 07:00:41
  NO.18

  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以万计,登第的有六十四人,其中位居榜首的是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shì)。
  一时间舆论哗然。
  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奭是个出名的纨绔子弟,钱包鼓鼓,智商全无,从来不读书,这样的人要是能当上状元,那母猪都能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显然,这必定是主考官吏部侍郎宋遥和苗晋卿在讨好张倚——因为张倚那时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有人将此事告诉了安禄山,安禄山立即向皇帝实名举报。
  李隆基命人将入选的六十四人全部召来,让他们在自己面前重新考试并当场交卷。
  张奭如便秘般憋得脸红脖子粗,然而憋了半天却连一个屁也没憋出来——最后他交的是白卷!
  堂堂的大唐状元,选的竟然是这种货色?
  丢脸都丢到脚后跟了!
  李隆基不由雷霆大怒,当场下令将宋遥、苗晋卿和张倚等人全部贬官。
  而安禄山则凭借这次检举,给皇帝留下了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的良好印象。
  不过,安禄山也知道,这种事毕竟只能偶一为之,作为一名边将,要想继续平步青云,最重要的还是军功。
  为了钱财,骗子可以不要脸皮;为了军功,安禄山可以不择手段。
  他经常派兵主动骚扰契丹和奚人——今天去烧一堵围墙,明天去杀几头牛羊,后天去抢几个花姑娘……

  契丹和奚人果然被激怒了,先后杀掉唐朝送去和亲的公主,宣布与唐朝决裂,对唐朝边境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报复性的进攻。
  这正中安禄山的下怀。
  早有准备的他立即发兵还击,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对手,随后一次又一次地给皇帝报捷,并一次又一次地献上俘虏、珍宝等各种战利品。
  见捷报来得比大姨妈还要频繁,李隆基非常开心,觉得自己没看错人——看来安禄山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啊,东北边境有了他,从此朕可以放心了。
  与此同时,宰相李林甫觉得安禄山既是胡人,又是寒门,只会作战,不会作文,完全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寒人蕃将标准,当然也乐得将其作为典型,多次在皇帝面前为安禄山说好话。
  于是,在当上平卢节度使仅仅两年后,安禄山又再进了一步——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同时继续兼任平卢节度使。
  公元747年初,李隆基又任命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并频频召安禄山入朝觐见,以示恩宠。

  随着接触的增多,李隆基对安禄山的好感也越来越深。
  因为他觉得,和朝中那些正襟危坐、严肃刻板的大臣相比,这个人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