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
第53节

作者: 未央08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1-26 20:45:06
  (193)
  曹氏的男人风光,女人也不简单。
  曹彬的女儿,是真宗的曹贤妃。所以,曹彬还是真宗的岳父。不过,曹氏女人中更大的荣耀,还在于后来人。比如,曹皇后。
  可惜,她的荣耀之路无比艰辛。如果,她在19岁被立为皇后时,能够预知后面的人生将会经历什么,不知道她还愿不愿做这个皇后?

  当然,对曹氏来说,她没得选。以她的家族之盛,嫁入皇宫,位列中宫,在大臣们看来,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仁宗的心结,她更是无能无力。
  当年,迎立郭氏为后,是太后刘娥做主,仁宗就很不情愿。今日,迎立曹氏为后,是大臣们力荐,他更不情愿。当年太后临朝,他迫不得已,如今已亲政,依然迫不得已。憋屈,更加憋屈。
  原本,强扭的瓜就不甜。何况,曹氏还姿色平平。
  后世史书,对曹氏赞不绝口,但都不讳言其姿色一般。可见其应该确实很一般。再考虑古人为尊者讳的传统,实际上可能就是相貌丑陋了。仁宗心结在前,曹氏相貌丑陋在后,这就注定是条艰难的路。
  尽管,曹后端庄大方、熟读经史,善飞白书,性情慈爱,生性节俭,处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飞白书,是书法的一种,据说是在书写时,让笔头不完全出墨,出现枯笔,使得笔划中留有拖丝或留白的现象。字看起来有飞动之感,故称飞白。
  可惜,所有的这些,仁宗都看不上。
  人与人之间,无论发生多少在旁人看来不合逻辑的事,最强悍的解释,三个字足矣。我喜欢。反之,四个字足矣。我不喜欢。
  仁宗对曹皇后,即是如此。有例为证。
  一日,宫中忽有卫士作乱,他们乘着夜色,直奔仁宗的寝宫。当时,曹皇后正侍奉在侧。仁宗想出去看情况,被皇后劝阻。电光火石间,她下令做了做三件事。派人通知禁军火速入宫平叛;派宦官手提水桶跟在乱兵后面,叛兵点火、随即扑灭;派出去的宦官,都剪去头发,作为论功行赏的证据。叛兵迅速被平。
  真是,将门虎女。逢大事,有静气,有韬略。
  都说,眼见为实。这些事,就发生在仁宗的眼皮底下。如此,仁宗该对皇后另眼相看了吧。恰恰相反。他固执地觉得,这一切都是曹皇后在背后策划捣鬼,是为了邀功而故意设的局。不仅没有封赏,还要废掉皇后之位。
  这真是让人无语啊。
  什么是心结?这就是心结。普天之下,最难解的结。

  后来,还是靠着大臣们的力劝,而仁宗又确实拿不出证据,只好悻悻作罢。不过,他仍不甘心,还是借这个机会,把心爱的张美人,晋封为贵妃。这就是不讲理了。
  仁宗绝非昏庸之人。而这些所有的不合逻辑,或许只有用爱情来解释了。爱情就是不讲理。
  爱情面前,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天壤之别。
  日期:2019-11-27 22:54:29
  (194)
  那就说说,仁宗爱的人吧。张贵妃。
  张氏八岁进宫,长成之后,美艳动人、姿容出众、舞姿优美。仁宗为之倾倒,只是刘太后当政,没能立为皇后。郭后被废,仁宗念兹在兹的,就是立张氏为后,又被大臣所阻。
  或许,正是出于对爱人的补偿心理。仁宗对张氏,真是百依百顺,恩宠无以复加。
  皇帝追封皇后、贵妃的家人,是为皇家成例。但仁宗追封张氏先人,却是追赠三世,前所未有。不但张氏父亲的祖上,连母亲的祖上,也一并追赠。
  即便如此,张氏犹不满意。她还想给伯父争个高官。一日,仁宗上朝,张氏小鸟依人般送到寝宫门前,一边轻抚其背、一边撒娇,要仁宗不要忘了伯父之事。仁宗心都化了,连连称是。

  可惜,这次遇到了大钉子。
  包拯。铁面无私、不惧权贵的包青天。
  仁宗刚起个头,包拯就滔滔不绝说了起来,旁敲侧击、引经据典,横竖就两个字,不行。话到激动处,吐沫都飞到了仁宗脸上。仁宗默默地擦干脸,把后面的话生生地咽了下去。这可能,是仁宗唯一没替张氏办成的事。
  包拯,实在惹不起。曹皇后,就随便“欺负”了。
  一日,张氏再提要求。正值春光明媚,她想出城踏青。仁宗一听,好啊,举双手赞成。不过,张氏想借皇后的车驾出行。
  这个要求,简直离谱,换个人,直接杀头都不过分。
  仁宗,居然同意了。而且,让张氏自己去和皇后借。
  得意洋洋的张贵妃,直奔皇后寝宫。
  曹皇后,会怎么做?
  一场宫廷狗血戏,眼看就要上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